7月10日至14日,牢记嘱托·挺膺担当“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”学习分享活动暨教育部“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”湖南师范大学组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怀化举行。来自湖南师范大学、福建师范大学、闽南师范大学、宁夏师范大学、湖南第一师范学院、长沙师范学院、怀化学院的100余名师生,通过“红色文化铸魂、脱贫攻坚实践、乡村振兴新貌”主题活动,在社会课堂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,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家国情怀。

传承“种子精神”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
怀化安江红色底蕴深厚,是思政实践的沃土。抗战时期,安江农业学校师生在简陋环境中坚持“知识救国”。和平年代,袁隆平院士在这里潜心研究杂交水稻,书写“一粒种子改变世界”的传奇。

师生们驻足在安江农校纪念园的试验田旁,追寻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奋斗足迹。步入杂交水稻博物馆,师生们通过“安江农校与袁隆平”“从梦想走向世界”“科学家精神的传承”三大展区,开启了一场科学漫游。在“科技种子乐园”,他们化身“探险家”,借助3D技术操作模拟风力传播装置,观察种子“远航”;轻触植物墙,便能获取翔实的植物百科知识。

“我们应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,将个人理想深植于国家发展需要,像种子一样扎根沃土,用脚步丈量乡村,用知识点亮希望,真正将‘种子精神’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”怀化学院学生张坤分享道。
“作为青年学生,我们要有梦想,有勇气,肯坚持,用青春热血书写人生的奋斗篇章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。”闽南师范大学学生陈凡凡说。

牢记嘱托担使命 挺膺担当建新功
在安江易烊千玺粉丝公益图书馆,7所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围绕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》一书分享了各自的读书心得。大家谈感受、聊故事、讲体会,相互启发,相互激励。
福建师范大学学生韦卓翔结合自身“小葵课堂”多元支教项目,强调青年人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、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和功成有我的实干精神,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。
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袁伯仁从“信念”“磨砺”“实践”三个关键词展开,结合自己参加学校“读百部红色经典书籍,赏百部革命影视佳片”双百工程等品牌活动,激励新时代大学生要立报国强国大志向,做挺膺担当奋斗者。

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家国情怀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在芷江受降纪念坊,大学生高举右拳,重温入团誓词,展现了青年一代不忘历史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挺膺担当的雄心壮志。
师生们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、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遗址,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。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,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、珍爱和平。”怀化学院学生谭芳晴表示。

师生们还前往会同“粟裕纪念馆”和“粟裕故居”,通过参观珍贵的历史文物、观看生动的影像资料,深入了解开国大将粟裕的革命事迹,感悟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。
“站在粟裕将军的雕像前,我仿佛看到了烽火岁月里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,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!” 宁夏师范大学学生袁小琴告诉记者。

在通道转兵纪念馆内,师生们通过观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、湘江战役战斗模拟场景史,深刻领悟共产党人不畏牺牲、英勇战斗的精神。大家还怀着崇敬的心情,重走了一段意义非凡的长征路。在恭城书院、宝庆会馆等旧址处,大家沉浸式聆听和理解了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精神内核,真切感悟到长征精神的磅礴伟力,并将“坚定信念、顾全大局、实事求是、独立自主、敢于担当”的通道转兵精神烙印在心。

实践活动期间,师生们还参加“侗锦织就和平颂”活动,学习侗锦织造、芦笙演奏、吉祥花裁剪等非遗技艺,感受非遗与红色文化的交融;聆听驻村干部党课,在田间地头感悟党的为民情怀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。实践团的师生们还走进“中国第一古商城”洪江和“长寿之乡”麻阳,触摸历史脉搏,感受时代变迁和乡村巨变。
“我们希望大学生通过行走的思政课,在社会课堂中汲取红色力量,传承红色基因,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,以实践诠释青春誓言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,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。”怀化学院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周小李表示。
作者:吴冠村 通讯员:李颂林 何云 刘金会 苏依婷
责编:刘丹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